:::
總體目標
一、本校隸屬於技職教育,改制為專科後逐步成就大專層次之技能與知識的產業人才之養成,以健康服務教育為定位;從「人」的本位出發,在生命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的歷程中,發展出具有人類整體生命的觀念。在「全人教育」的洗禮下,品格、身心才能夠均衡發展。通識課程配合校級的教育核心,亦以健全學生人格發展、建立服務熱忱、加強人文素養、紮根品德修養,使成為兼具專業知能、博雅素養、品格態度之優質社會公民為標的。
二、本校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之定義:
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|
定義 |
專業知能 |
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實踐中,能展現基礎知識與技能,並能持續多元性學習,以期達到成為專業人才有效執行業務之需求。 |
博雅素養 |
學生藉由博雅教育,使其具備成為優質社會公民的素養與能力,重點包括:人文素養、語文能力及科學應用能力等。 |
品格態度 |
學生透過正式課程以及參與校內社團、班級活動、服務學習等潛在課程,藉以培養誠正、博愛、勤慎、負責、主動關懷、樂於服務、終身學習等品格態度。 |
三、歷史沿革:
本校89年奉教育部命令改制成專科學校,改制初期,有關人文方面等共同課程,由各教學小組負責規劃。然而基於大專教育除了造就專業人才外,更應注重學生健全人格之發展,因此96年8月奉准成立通識教育中心。除了加強後期中等教育之語文、數理、人文社會學科外,更開設高階語文、本土語文、人文藝術、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、體育與國防等選修課程,培育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能兼具之人才,以服務人群貢獻社會。期使學生具備人文素養、尊重生命、關懷鄉土、了解生活的價值、強化理性思辨能力、訓練表達溝通技巧、落實終身學習成長的精神。
四、理念:
本校通識教育理念為加強培養具備人道關懷、社會服務、公民素養與法治精神、社會及基礎科學教育,擴大學生對於文化與科技內涵之認知,培育學生人文素養與科學創造、思考、研究、發展之理念,強化統合人文與科技的學習能力,進而養成統貫圓融的健全人格和服務進取的人生觀。積極推動通識教育課程以落實全人教育之理念。由「普及通識教育」邁向「深化通識教育」,建立學校的特色與競爭優勢。
五、通識教育具體目標:

六、 核心素養:
